
我们定期采集小球手们的技术和体能数据,其中投手的数据最复杂。很多家长会被各种投球指标(Pitch Metrics)弄晕,有的家长则是只盯着球速。这里试图给出一些简单的解释,帮助家长找到对入门小投手来说更重要的指标。
球速 Velocity投球速度,单位(很多软件通常都是英制):英里/小时,mph。
入门投手都是投直线快速球,所以球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指标。小球员的球速要与相应年龄组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评估自己的水平。
在单次训练的多次投球中,比如在20-30次投球中,监测训练过程中球速的变化趋势。检查球速的一致性,是否在多次投球中保持稳定,在多次投球疲劳后(比赛中经常发生)球速下降的情况怎样。
在多次训练或者一个阶段训练的过程中,追踪球速提升的情况。比如动作优化后,或者力量训练后,球速的变化。这篇文章《凭棒垒球特长上大学中国和美国的不同路径》介绍了13-18岁美国青少年投手的平均参考球速。
转速 Spin Rate 球的旋转速度或称为旋转率,单位:RPM,每分钟转数。
较高的转速通常会导致更强的球的运动效果。快速球转速达到约2000-2500RPM会产生较强的“上飘”效果。曲线球/滑球达到约2500RPM会带来更锐利的下坠或横向移动。变速球转速较慢,一般1200-1800RPM。
刚入门的少年投手应该注重快速球的投球要领和手指正面拨球,无须去追求旋转去提升曲球、滑球的效果。应该密切关注投球动作是否自然、舒适,避免忽视安全过度扭曲手腕手臂。
旋转效率 Spin Efficiency,单位是百分比%。
Spin Efficiency测量旋转中有多少比例实际用于制造球的运动,是衡量投球时旋转对球的运动轨迹产生有效影响的程度的指标。
根据物理学中的马格努斯效应,当球在空气中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垂直于旋转轴和相对气流方向的力。这个力会使球的运动轨迹发生弯曲。Spin Efficiency就是看投手通过施加旋转,能在多大程度上让球按照预期的、有效的方式改变轨迹。
如果我们的仪器识别出快速球差不多90-100%,就说明效率较高,能产生更强的垂直运动效果(比如强劲的上飘)。曲线球或滑球总体效率较低,通常为50-70%,因为旋转被用来制造下坠或横向运动。如果投快速球的旋转效率低,可能表明投球动作或放球动作不正确。
如果一个投手通过训练,其(不同球种的)旋转效率逐渐提高,这说明他在掌握旋转技巧方面取得了成效。教练可以以不同投手最高旋转效率为依据,搭建投手群,以增加对击球手的威慑力。相反,如果旋转效率较低,可能需要调整投球策略或者对投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这一指标。

位移 Movement 一般分为垂直位移Vertical Break和水平位移Horizontal Break。
代表球因为旋转和速度产生的运动效果。垂直位移表示球因反旋转而抵抗下沉的程度。快速球垂直位移达到15-20 英寸被认为是优质的。水平位移表示球的横向移动(如两缝快速球的尾部运动或滑球的横向运动)。根据投球类型和目的进行比较。
任何球种或者投法都需要也导致各种位移,来增加击球员的难度。高阶投手利用位移数据优化投球“隧道效应”(Pitch Tunneling)——即球出手轨迹相似但实际运动不同,增加投球的欺骗性。入门的少年投手基本可以先跳过这一部分。
释球数据 Release Metrics,释球(或称放球)点球的状态数据,决定了大部分投球的威力。
释球高度,Release Height,指释球点和本垒板间的垂直距离。 释球偏度,Release Side,指释球点和投手板中点的水平距离。
释球角度,Release Angle,是衡量投手投球时球的垂直角度;负角度表示球的轨迹是向下的,而正角度表示球的轨迹是向上的。释球角度影响球的轨迹和隐蔽性,例如侧投手的出手角度更水平,与正投手相比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
对于入门级投手来说,可以根据释球数据检查挥臂动作要领,调整动作后的效果,多次投球的放球点的一致性稳定性,是很好的简单易用的指标。

综合应用
小球员测了以后最兴奋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球速比其他队友快。但球速只是一个方面的量度。投手指标更偏向于帮助自己和球队进行综合应用。
当一名投手掌握了不同种类的投球后,投球指标用处会更大,可以帮助投手来评估不同投球(如快速球、滑球、曲线球、变速球)的球速、转速率和运动轨迹的差异,看看自己的最佳组合是什么。比如变速球的球速应该比快速球慢8-10mph,但旋转效率应相似;滑球的水平/垂直位移应与快速球明显不同;放球点是否在不同球种间保持一致,让打者更难区分。
另外就是随着时间轴进行分析。当一名投手随着时间推移,球速、转速是否有所提升,在训练或赛季后期是否出现下降?是因为疲劳、技术发展进入平台期,或者投球动作有问题等等。再根据数据异常,有的放矢地去改善体能、手腕动作、手臂动作、放球时机等。
对于入门级U10-12小球员来说,最优先的是通过数据提升动作的顺畅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推荐重点关注释球数据;其次到U15-18级别,在前期基础上,重点关注球速的发展;当快速球逐渐成熟,可以重点通过旋转和位移,开发出自己最高效、最具迷惑性的投球组合。顺序就是先看释球、再看球速、再看旋转(效率)和位移。仪器也能识别不同球种用于辅助训练。入门级小球员基本以快速球为主。关于球种的介绍参考《10分钟搞懂棒球4大投球种类》。还有什么重要的投球指标或是有测试或分析需求,随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