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投球型态
我们在做投球动作手臂与侧身角度超过90度时,这时你的肩颊骨和手臂中间的肩关节唇会受到挤压和拉扯。你试着想想看,你从抬腿到下腿转腰发力,你用你自身体重75公斤所产生的力量,由下到上传达到上半身最后到肩膀,这时如果你的挥臂角度是会挤压拉扯维持肩膀稳定度的肩关节唇,那长久下来你的肩关节唇还会健康吗?
另外,手腕朝外摆臂起来(小臂内旋、握球朝向二垒)手肘高于肩这个动作,在你还没往前挥臂前已经给你的手肘尺侧复韧带压力了。手肘韧带置换手术(Tommy John Surgery)做的就是这地方。最后,你用这样的动作往前投球的行进过程中会有张力,让你没办法做出很快的挥臂速度,且增加肩膀负担。
好的投球机制是要有S型态而不是M型态。
S型态的产生:投球下腿时后脚臀部往下座让前脚臀部往目标出去,前手往目标方向后手往下摆。这时你的上半身自然会形成一个斜线,前手在高的位置(手套手)后手在低的位置手臂与身体不超过90度(持球手),形成第一个S。紧接着,前脚落地时前手往胸前拉回,后手手肘由低于肩的那个角度往斜上方出去,这时上半身转体到一半形成第二个S。转体方式尽量由下往上翻转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后,前手整个拉回胸前,后手出来上半身转到正面准备投出球形成最后一个S。
M型态的产生:双手展开形成M,转体前,肘高于肩,后脚下弯时膝盖弯超过脚尖,这时前脚臀部没办法往目标方向走也用不上前后脚臀部的力量。上半身是平行的而不是斜线,这时候做旋转只能横著转会造成很大的离心力,而且从下腿到转体重心的转移会太快,手容易跟不上身体。
臀部朝著目标:臀部是我们下半身最多肉的地方,下半身旋转靠的也是臀部。如果弯后脚时,是直上直下膝盖超过脚尖这样的方式,只能使用到小腿、大腿前半段的肌肉(没有办法使用到臀部和大腿上段部的力量),前脚臀部也没办法朝著目标。这时做下腿行进间的动作肩膀会容易是平行,造成旋转是横向的方式(离心力大),没办法做到前面说的上半身成为一个斜线前手高后手低的S型态。
90度以下:前面提到过的超过90度会给肩膀带来负担。上半身旋转前,手肘是不超过90度的,在低于肩并靠后的位置右肩颊骨才能夹背肌,使用到更多背肌的力量。然后,肘由低的位置由下往前上旋转出来,手腕位置更容易离头部较近,比较好对抗旋转时的离心力。
画圆:在上半身旋转前,如果肘高于肩的话,挥臂时手腕没办法旋转起来画圆出去!!!这会大大的减少挥臂速度,从下半身上来的力量也会分散掉。
我们一起找找这些世界顶尖投手投球机制上的共通点吧。
身为教练对投打机制更加了解的话,在教学上就能更加快速的给球员正确的动作观念,知道身体关节在哪个时间点应该呈现什么样的角度。以前那些少数表现好的选手甚至都不是很确定自己是用什么样的投打动作、训练方式,我们常会说他们天生协调性好、很有投球天份等等。而现在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能透过慢动作等仪器来观察到那些表现好的选手,在投球或打击上都有些什么共通点,也有很多的实验资料来推翻一些我们长久下来错误的观念和训练方式。
认识了这些较正确的观念和训练方式,更能帮助球员调整身体动作到自然且理想的生理机制,并让他们更靠近个人能力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