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整理自棒童创始人田小琰2017年12月ACE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在家随父母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帮忙家务,家庭教育;大人陪着看书,亲子阅读;带着户外走走,自然教育;和小伙伴外出睡帐篷,营地教育。敲敲琴键,音乐启蒙;涂鸦就是美育的开始。数数,思维训练;搭搭积木,在触摸屏拖拖模块,已经是AI时代的编程起步、Hello World了。
紧接着就是设计感极强的学校教育,从几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到几百年的牛顿高斯,再到几十年的爱因斯坦黎曼,文明和科学充实了孩子。前面的教育消灭了粗人,学校则消灭了蠢人。
另一个庞大的教育系统就是体育,各门各类,奔跑、狩猎、逃生、涉水、投掷、举重。。。为了生存,为了生产,为了部落的发展。不练这些,就会是死人,顶多也是废人。然而几千年“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熏陶,国人会认为这是粗人和蠢人的职业。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体育对社区、社会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对孩子的教育价值、逐渐被认可。用各种体育运动,用体育启蒙的方式,锻炼孩子的体魄、体育精神、团队意识、意志品质,这样的项目和实践俯拾皆是。
体育项目转型教育的背景
体育项目转型成教育项目,相比其他门类有以下几大好处:
活跃度更高,相比琴棋书画类和学科教育更互补。有训练时间表、有比赛任务的孩子,平时学习习惯会更好。体育项目那种紧迫感可以极大地对冲的拖沓懒散。
开源特性好。体育的本质就是对规则最大的尊重。而所有的体育规则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源知识库,是体育的精华所在。这些精华是无需付费的,教育就适合用这种低门槛的IP,以充分地普及。
其他一些好处,可以参考《关于体育教育,棒童有这样几个思考角度》。
然而,任何素质项目、体育项目,可以直接应用成人世界的元素,简单地把服务对象变成青少年,就能凭借孩子的新鲜感、入门性,自动变成一个教育项目吗?
六年前,我认为可以,或者至少也没那么难。直到进入其中,方知坑有多大,体育项目需要将可能涉及到教育者、教育内容、以及其他参与者等方面的要素做深刻转型。
下面分享的是这些转型中的主体部分,教练员向老师的转型。简单一点说,教育几乎和老师就可以划等号,教练员的转型重要性,要占到整体转型的2/3以上。
外在角色转型1:带固定训练人员的指导教练 -〉面向大量学员的授课老师
这是一个从强相互作用力到弱相互作用力的一个巨大的转化,而且也很难完全统一起来。教练部分失去对所教授对象的选秀、淘汰的权力。一个训练周期从十几人几十人的覆盖规模要增大到至少上百人,仍然要求做到足够的因材施教。从教育的公平角度出发,而不是体育竞争的金字塔结构,教练的精力分配并不能向顶部学员倾斜。
学员(以及他们的家长)的需求是在变化过程中的。从想了解想体验,到想提高想专业,中间过程会进进出出,会有反复。教练教授的学员根基是流沙型的,不是砖块型的,每个阶段甚至是每节课的反馈和调整,就会带来授课对象的变动。
如何在流动中寻求阶段性的稳固,最大限度保证训练质量,教学管理有辅助的作用,真正决定性的安排是教练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教学和备课上下功夫。
外在角色转型2:时间相对充分的长周期训练 -〉时间紧凑的快节奏传授
从国家传统的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的三级体系出发,备战时间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两年,运动员训练也几乎是全天候,甚至是放弃学业的状态下开展的。但是,作为体育教育,针对青少年,时间周期往往是几个月甚至更短,而训练计划大概也就是一到两个小时,半天算长的了。学员的周末需要在语数外音体美等各方面分配时间。即使是体育项目,多运动学习也应该是更科学的常态。
分钟级的教案,量化的组数和次数,比较精确的运动量(心率)的把握,让即使是社区启蒙体育教育的专业性和教学效率也在不断提升。这是这类机构生存的基础。
如果执行到位的话,宝贵的训练时间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到下次上课前。孩子的期待会激励他在家的自我练习,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去。
外在角色转型3:以体育技能为中心的训练督导者 -〉以学员为中心的成长活动设计者
“以体育技能为中心”,实际已经表达的比较曲线了,直接说就是以教练员为中心。“督导”,实际情况大多是训斥,这是必须也是最难转型的部分。当教练员的威严和职权被限制使用(或者是放到最后不得不才使用)以后,体育教育如何开展,对传统体育领域的每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弱联系的条件下,只有靠教学内容吸引人,充分融合孩子的天性,体育项目本身的魅力和科学的设计,才能够让学员获得成长和乐趣。
一味盯着结果批评,或者一味“你真棒”,都不能解决孩子成长的问题,也建立不了真正的自信。让孩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需要教练的设计,让它真实发生,需要利用运动项目特有的文化环境创造仪式感去强化。
内在价值观转型1:成绩第一 -〉安全第一
对于不言自明的“安全第一”,传统体育领域却是很难执行。从运动竞技的角度出发,选材、选拔、淘汰是无时不刻的,不会等到中考或是高考的年龄。从教育的公平性角度看,特别是入门阶段,我们不能选才,也不能淘汰。一些超量的、透支青少年未来发展潜力的、过度追求竞技的训练手段需要摈弃。
参加体育运动的所有孩子都会懂得努力争胜,为自己为团队赢得荣誉,但是过度追求成绩会在训练和比赛中冒更大的受伤风险。青少年这个阶段,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在运动中表现出的体育精神更重要。
我们观察到的学校的球队,社区的球队,在领导们和家长们的驱遣下,把球队的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拿成人运动的现场表现力来要求孩子,从根本上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风险。竞技型比赛最好是在高中阶段才引入。
内在价值观转型2:队比天大 -〉课比天大
从成绩的角度出发,教练对球队的把控是日常。主力替补,新老交替,阵容战术等等。当他们接触到课堂的时候,刚开始都是无所适从的:训练效果的决定因素是课堂体验。这都需要在训练计划和现场交互方式做比较深刻的变革。学员的活跃度,排队等候时长,学员站位,教练员走位等等细节,几乎要求教练员达到“话剧式”的现场把控要求。
正如北京人艺的排练大厅要把“戏比天大”高挂,“课比天大”也应该是体育教育奉行的准则。孩子的童年,宝贵的周末,父母辛苦的路程,期待了一周的这次活动或训练,短短的一两个小时,每一次课都是难以重复、不能NG的现场演出。如何有一个难忘的有教育意义的成长体验,完全看教练的精心准备和现场调动。
当然,还要有学员的配合。孩子的状态千差万别,有状况出现的时候是非常考验程序的例外处理能力的。
内在价值观转型3:领导至上 -〉客户至上
在举国制体育模式下,各个项目的金牌指标、成绩指标是层层下达的。这些当然就是每个教练员的KPI。组织训练所必须的场地场馆等重要资产,也是掌握在体制内部。然而,随着新消费时代的来临,随着体育成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的需要,这时候,人的因素开始超越资源的因素。就好比计算机发展初期,计算资源极其昂贵,人需要购买操作票,才能从终端分配到少的可怜的中央处理机时。现在的计算机、互联网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人,计算资源都唾手可得。
在这里,客户,以及他们的学员,他们的时间,不可复制的童年,是真正宝贵的东西,他们的重要性,要超过提供服务的资源,包括场地和教练。所以,必须围着客户转,而不是围着场地或者是教练转,就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铁律。
可能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会把客户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体育教育更是这样。类似学校教育,逐级向上的体育教育,足够吸引客户留存三、四年甚至更长。长期的客户关系维护和会员制管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划,了解会员家庭的背景和计划是体育教育服务的基本要求。
备课、备课、再备课
教练员外部角色和内部价值观的转型构成了体育项目向教育项目转型的主体任务。在开展类似项目的时候的不顺利,大多数是因为这个要素转型得不彻底。
这个星期,我父母,他们都是有将近40年教龄的退休中学教师,他们回老家,出席一个老同事的葬礼。他们回忆这位孙老师有一件事。市教育局下派一个年轻干部到基层学校当代课老师,作为锻炼。孙老师当时是教导主任,因为有一次抽查这位老师,某一节课没有写备课笔记,给了个考评不及格。这种过场性质的事情,有这样的结果,孙老师显然会得罪人,甚至影响了她后来升校长。几十年过去了,我父母回忆起这件事,仍然觉得,教师不写备课笔记,当然是一票否决啦。
有些公司会觉得,我们已经比较先进了,有独立的专门的教研团队,或者是学科团队,他们出教案,老师上课只要照本宣科就行。可以有这样的标准化的框架,和服务的规范,但都代替不了教练自己的认真备课,要写,要想,才能深入灵魂地上好一次训练课。否则还不是做教育的心态,不是称职的老师、教练,勉强算个陪练。
参考文章:《培养孩子意志力,看来是要对抗一下这个时代了》 ,《孩子不能坚持?家长要学点“坚韧教育”》 ,《成长思维(Growth Mindset): 当孩子面对失败时》 ,《建立你的自信,别再和自己作对了!》
比赛的转型和家长的定位
有时候体育的元素转型教育难,是因为体育本身太精彩。运动员展现出来的力与美,运动场上的冲突与悬念,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于是做比赛是通常的一个选择。也是传统体育人非常熟悉的领域。
直觉告诉我,比赛应该是体育、同时也是青少年体育教育最高级的一个形态。可是我们能略过孩子、家庭、社区的基础体育教育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吗?可能很难。要知道北京申办奥运会也是失败过一次再等了8年的。
本周微信群朋友圈里都在传播北京一场U12冰球赛打架的事情,家长打裁判,孩子家长互打,家长之间互打,简直乱套。足球场上一些似曾相识的情景,在冰球场上看到了,在青少年运动的棒球场上,橄榄球场上、篮球场上就保证不会发生吗?
不是一句“冰球规则上是允许打架“可以作为托词,因为这个规则的背后是”裁判的独立性和控场能力,家长群体深厚的体育文化和素质,孩子和教练的体育精神培养的基础的总体支撑。
结果因为各种争议,北京市冰球协会只能终止这次U12级别的整体比赛。
要知道U12级别是各项青少年运动最关键的一个级别。美国85%的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会在7/8年级退出他们所参加的体育项目。15%的留存率,从我们的经验上看,中国应该更低。U12级别的比赛对于少部分孩子来说,是他们通往更专注更专业的青训的一个窗口,大多数孩子来说,则是他们参加了多年项目的一个告别赛。
孩子和家长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定有水平办。良好的U12级别比赛,至少需要规模2-3倍的U10比赛支撑,比U10更大规模的U8比赛是基石。在平时的训练课,我们可以精确把控设计内容,灵活处理少数例外,然而比赛,大多数都是例外(这也是比赛的精彩之处、锻炼人之处)。青少年比赛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的难度被大大的低估。
参考文章:《父母这句话小运动员最爱听》,《小运动员父母“五要”和“五不要”》
棒童也是在探索阶段,希望再花3-4年的时间摸索着实践。从我们碰到的实际困难出发,我们预感到的需要先修的准备课程包括:坚韧教育(Grit Education,坚韧或者说坚毅教育。国内今年有《坚毅》这本书出版。)、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主要是解决天赋因素、坚持、意志力、面对失败、抗挫折、建立自信方面的关联,能够把握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孩子身上的本质要素。让家长、教练、以及整个体育社区理解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周期要多长,现实中的引导和培养方法。平时的训练加上比赛,是如何激活这些正向的要素,帮助孩子的成长。
赛事的安排是否我们也要不断地回顾我们的基本价值观,这些规则安全嘛?需要讲究参赛体验吗?(让一个非主力孩子半天无所事事?),我们的客户——家长群体如何服务?如何参与?
棒童从上周开始,开展了一个叫“棒童球场大人物”的家长志愿者培训系列项目。本来就打算招募12位家长,一下子报名到了51人。家长参与社区体育和陪伴孩子成长的热情扑面而来。
这让我仿佛回到了6年前出发时的原点,棒童本来是一个流产了的父母学校(parenting school)项目的转型。我可能意识到,家长的培训和教育,可能是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关键,也许我们00后一代成为家长后,是不需要这么多导入的动作的,现在我们这一辈,存在一个“上帝的第一推动”问题。他们在这件事情上的职业生涯,也需要良好的规划,从一个陪伴型的父母,到资深的球迷,再到课后的陪练,从此自然踏上一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路,再到一个积极的助教,直至成长为合格的社区体育裁判,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经毕业离开这个体育社区(不排除孙辈又进来),仍然有着奉献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
一个专业的、健康的、独立的、没有任何利益瓜葛的裁判群体,是青少年社区体育的关键。家长群体可能是最佳候选。最后这几点我大量用到了“可能”,我们也在探索中,3年后我再来冒个泡,和大家分享最新的进展。今天就到这里。谢谢。